屠龙之技的故事
成语故事—屠龙之技,出自《庄子·列御寇》,比喻技术虽高,但无实用。
【注音】tú lóng zhī jì
【典故】朱泙漫学屠龙于支离益,殚千金之家,三年技成,而无所用其巧。
《庄子·列御寇》
【释义】屠:宰杀。宰杀蛟龙的技能。比喻技术虽高,但无实用。
【用法】作宾语;指无实用价值的本领
【结构】偏正式
【近义词】屠龙之伎
【押韵词】时异事异、同心一意、百世不易、日干夕惕、党同伐异、穷日之力、老骥伏枥、簪缨门第、雕阑玉砌、可心如意、......
【年代】古代
【成语故事】从前朱评漫想学一门别人都不会的绝技,就把家产变卖出门拜师学艺。三年后学成归来,给人介绍如何杀龙的方法,大家都很羡慕他,孩子们要求看他的杀龙宝刀,一个老头说杀龙的绝技虽然好,但现在根本没有龙可杀,朱评漫这才恍然大悟
【示例】屠龙之技,非日不伟。时无所用,莫若履豨。
唐·刘禹锡《何卜赋》
文章内容不代表361图书文学知识网观点,转载请注明出处: https://361tushu.cn/chengyu/gushi/14174.html
相关推荐
-
大义灭亲的成语故事
大义灭亲的故事 春秋前期,朝歌(今淇县城)为卫国都。石碏,春秋时卫国大夫。卫庄公有三个子,大姬完、次姬晋、三州吁。州吁最受庄公宠爱,养成残忍暴戾的性格,无恶不作,成为朝歌大
文学哥
-
白面书生的成语故事
白面书生的成语故事 南北朝的时候,有一个人叫做沈庆之。 沈庆之从小就非常会打仗,常常打胜仗回来,后来他被封为“建武将军”,专门负责防守边疆。有一天,皇帝想要向北边扩展领
文学哥
-
中饱私囊的成语故事
中饱私囊的成语故事 春秋后期,晋国的执政大臣赵简子(赵国君王的先人),派税官去收赋税。临行前,税官问赵简子:这次收税的税率是多少?赵简子回答道:不轻不重最好。税收重了,国家
文学哥
-
窃符救赵的成语故事
窃符救赵的成语故事 秦昭襄王听到魏国和楚国发兵去救赵国,就派人去对魏安王说:“邯郸早晚得给秦国打下来。谁要去救,我就先打谁!”魏安王吓得连忙派使者去追晋鄙,叫他在当地
文学哥
-
水深火热的成语故事
水深火热的成语故事 出处《孟子·梁急王下》如水益深,如火益热。释义好像掉进深水和烈火之中一样难受。比喻人民生活极端痛苦故事战国时,燕王哙改革国政,把君位让给相国子之
文学哥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