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字之师成语故事
一字之师的故事
该语出自宋代陶岳《五代史补》。
唐朝时期,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中一个非常繁荣的时期,文学艺术也很发达,其中以诗最具有代表性。当时,不仅诗人多,创作的诗多,而且在艺术上、内容水平上都很高。
在当时众多的诗人中,有一个诗人叫齐已,某年冬天,他在大雪后的原野上,看到傲雪开放的梅花,诗兴大发,创作了一首《早梅》诗,咏诵在冬天里早开的梅花。诗中有两句这样写道:前村深雪里,昨夜数枝开。写好后,他觉得非常满意。
有一个叫郑谷的人,看到齐已写的这首诗后,认为这首诗的意味未尽于是,他经过反复思考推敲,将这两句诗改为:前村深雪里,昨夜一枝开。因为他认为既然数枝梅花都开了,就不能算是早梅了。
郑谷的这一改动,虽然只将数字改为一字,只有一字之改,但却使《早梅》更贴切题意了,诗的意境也更完美了。齐已对郑谷的这一改动非常佩服,当时即称郑谷为自己的一字师。

一字之师资料
【注音】yī zì zhī shī
【解释】指改正文章中一个非常关键的字的老师。
【出处】郑谷改僧齐己《早梅》
【简介】改正一个字的老师。有些好诗文,经旁人改换一个字后更为完美,往往称改字的人为“一字师”或“一字之师”。比喻从别人那学到一点东西也是自己的老师。
【近义词】一字师
【成语举例】李明是我的同学,又是我的一字之师,我的好多作文都是经他手改的。

文章内容不代表361图书文学知识网观点,转载请注明出处: https://361tushu.cn/chengyu/gushi/12545.html
相关推荐
-
专心致志的成语故事
专心致志的成语故事 从前,有个棋手叫秋,由于棋艺高,别人叫他弈秋。有一次,弈秋收了两个学生,为他们两个同时上课。他一心想把自己的棋艺教给他们,就非常仔细地给他们讲解。一个
文学哥
-
乘人之危的成语故事
乘人之危的故事 “乘人之危”这则成语的意思是形容趁别人危难之时去要挟或打击。这个成语来源于《后汉书.盖勋传》,谋事杀良,非忠也;乘人之危,非仁也。东汉时,盖勋因为人正直,
文学哥
-
兵贵神速的成语故事
兵贵神速的成语故事 “捕风捉影”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比喻说话做事没有确切的事实根据,或无事生非。这个成语来源于《汉书.郊祀志下》,听其言,洋洋满耳,若将可遇;求之,荡荡如系风
文学哥
-
百闻不如一见成语故事
百闻不如一见成语故事 西汉宣帝时期,羌人侵入边界。攻城夺地,烧杀抢掠。宣帝召集群臣计议,询问谁愿领兵前去拒敌。七十六岁的老将赵充国,曾在边界和羌人打过几十年的交道。他
文学哥
-
附庸风雅的成语故事
附庸风雅的成语故事 “附庸风雅”是一个贬义词,用来贬低用文化装点门面的人,比如常常称那些暴发户购买书画的行为为“附庸风雅”。可见文化这东西是人人都追求的,人人都要显
文学哥
-
刚愎自用的成语故事
刚愎自用的故事 公元前597年春(春秋时期),楚国打进郑国,郑襄公裸体牵羊迎接楚庄王,并苦苦求饶,取得了楚王的同情。当年夏,晋国派军队救援郑国。晋军南下,兵临黄河时,听说郑国已经
文学哥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