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花乱坠的成语故事
天花乱坠的故事
两晋南北朝时佛教盛行,全国有寺庙3万多所,僧尼200多万。
南朝的梁武帝带头求神拜佛,在全国大建寺庙。他曾经三次舍身同泰寺,他还聘请古印度僧人波罗末到中国讲经。波罗末翻译了不少印度佛经,并培养了许多中国弟子。有了经书,讲经的风气更加兴盛。为了宣传民众,佛教徒编了许许多多讲经的传说。其中一则是:云光法师讲经,感动了上天,天上的鲜花纷纷坠落。
后来,佛教在中国分成许多宗派,影响最大的是“禅宗”。宋真宗时,道原和尚编了一本《景德传灯录》,记载了禅宗师徒的故事。书中讲到对佛意要真正领会,反对“讲得天花乱坠”。
天花乱坠材料
【发音】tiān huā luàn zhuì
【出处】唐.般若译《心地观经.序品偈》:六欲诸天来供养,天华(花)乱坠遍虚空。
【解释】传说梁武帝时有个和尚讲经,感动了上天,天上纷纷落下花来。形容说话有声有色,极其动听(多指夸张而不符合实际)。
【近义词】不着边际、信口雌黄、花言巧语、娓娓动听、言过其实、胡言乱语
【反义词】平铺直叙、兴味索然、语不惊人。
【用法】主谓式;作状语、补语;含贬义;指说话过分夸张,不着边际。
【成语举例】宋.道原《景德传灯录.令遵禅师》:聚徒一千二千,说法如云如雨,讲得天华乱坠,只成箇邪说争竞是非。
文章内容不代表361图书文学知识网观点,转载请注明出处: https://361tushu.cn/chengyu/gushi/11613.html
相关推荐
-
一言九鼎的成语故事
一言九鼎的成语故事 战国时,秦国出兵攻打赵国。赵王派相国平原君去楚国谋求联合抗秦。平原君在门客中选中了文武兼备的十九名随员,离预定的二十名还差一员。平日并不受重视
文学哥
-
不遗余力的成语故事
不遗余力的成语故事 “不遗余力”这则成语的遗是:留;余力:没有使完的力量。指把所有的力量全部使出来,没有一丝一毫的保留。这个成语来源于《战国策.赵策三》,王曰:“秦之攻我
文学哥
-
防微杜渐的成语故事
防微杜渐的故事 东汉和帝即位后,窦太后专权。她的哥哥窦宪官居大将军,任用窦家兄弟为文武大官,掌握着国家的军政大权。看到这种现象,许多大臣心里很着急,都为汉室江山捏了把汗
文学哥
-
大材小用的成语故事
大材小用的故事 南宋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,父亲在他童年就去世,由祖父抚养成人。辛弃疾曾拜当时著名的田园诗人刘瞻为师,并和党怀英两人是刘瞻最得意的学生。有一次,刘瞻问他们
文学哥
-
持之以恒的成语故事
持之以恒的故事 孟母诫子战国时期,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孟子(孟轲)小的时候,母亲送他到学堂读书。刚开始孟轲还懂得用功,后来就渐渐学会偷懒、贪玩,不肯用功读书了。有一天,他竟然
文学哥
-
笃学好古的成语故事
笃学好古的成语故事 三国时期,东吴丹杨太守孙瑜特别喜欢研读古书,还勉励部下的子弟们读。他对笃学好古、知识渊博的济阴人马普十分尊敬,请他到府中教授将吏的子弟读书,并借机
文学哥
评论列表